公证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近年来,北京市司法局通过多种硬实的工作举措,不断提升公证服务质效,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北京市司法局多年以来全面推行“周末不打烊”公证服务。
北京市东方公证处公证员洪玉,在星期六这天上午,准时坐到了接待室里开始窗口接待工作。“我们处十几年来周六都是没有打烊,这是为了解决群众节假日办理公证不太方便所作出的具体举措。”——公证员洪玉说。
公证机关是依法设立,专门负责办理公证业务的证明机构。洪玉的日常工作就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
洪玉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办理各种公证业务,从学历证明、国际驾照变更到遗产继承房屋买卖等,她总能用最合理高效的方式为当事人化解燃眉之急。不过在从业之初,她也有过被误解甚至被质疑的经历。
10年前,刘先生来办理驾照公证,以便拿到国外使用。在当时,驾照公证必须要在证件持有人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或者驾照发放地才能办理,而刘先生的户籍地和驾照发放地都不在北京,公证处和其他政府部门之间还未实现信息联网,取证过程涉及部门众多,导致公证服务效率低下,也增加了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2018年开始,减证便民行动深入开展。通过全面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加快部门信息共享,简化办事办证流程。
首先,针对群众办理公证往返次数多的问题,北京市司法局提出了最多跑一次的公证事项范围,对那些法律关系明确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只要当事人提供的申请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那么只需要在办理的时候到公证处来一次即可。公证书可以以邮寄的方式寄给当事人。
此外,北京市司法局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公证机构需一次性告知当事人办理公证的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获取材料的途径和方式等内容,做到首问必尽答,服务全流程,减少群众办理公证时的现场排队等候时间,防止因情况没说清楚而导致群众多跑路。
新政带来的便捷和高效,洪玉和她的服务对象都有着切身的感受。
一位来自江苏的阿姨,到东方公证处询问继承公证的相关情况。经了解,她的父母是北京人,前几年父母去世,特来北京办理后事。按照相关要求,继承人需要提供被继承人的人事档案,以及究竟有几位继承人,但因为年代久远,当事人不知道父母的单位现在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父母的人事档案如今究竟存放在哪里。而借助信息化的发展,公证员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这些资料数据,因此不再需要当事人重复提供证明材料。
东方公证处所在的区域居住着很多老年人,为帮助出行有困难的老年人和残疾人,东方公证处经常安排公证员为符合条件的人群提供上门办理公证的服务。
李先生要办央产房上市的委托,因为老人已是近90岁的高龄,东方公证处公证员特为其上门办理公证。由于此前老人的子女已经在电话中详细咨询过办理央产房上市的全部流程,前期材料准备充分,所以公证员只用了短短30分钟就办完了所有手续,老人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解决了心头的一件大事。
为了持续深化公证领域减证便民服务,北京市司法局一直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动公证行业,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举措。升级法律服务网公证在线核实模块,进一步提升公证核实效率,有效缩短群众办理公证的时间。推出社区公证服务顾问,由公证机构选派公证员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打造公证半小时服务圈......
朱青是一名入职三年的公证员,法学研究生毕业那年,她选择公证员作为第一份职业。“特别直观的感受是,我们近几年单位收到的锦旗和感谢信直线上升,也是代表了当事人的一种认可。”——公证员朱青说。
减证便民政策的全面推行,让朱青体会到了群众对于公证服务的认可,而她也有幸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办理海外远程视频公证的公证员。
被继承人2019年去世,其继承人分散在世界各地,当时当事人商量好2020年春节回国,把相关的事宜办好,但2020年大家都没有办法如愿回到国内。其中一位继承人恰好发现了有远程视频公证的途径,于是和方圆公证处取得联系,困扰当事人多年的问题,通过远程视频公证的方式,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得到了解决。
海外视频公证针对旅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开展,他们如果需要办理公证事宜,可以向国内的公证处提交申请。
北京市方圆公证处是北京市海外远程视频公证的首批试点单位,在办理涉外公证的过程中,方圆公证处在北京市司法局的推动下建立了公证处与领事认证部门。协同联办的机制,探索开展涉外公证和领事认证,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大大缩短了公证认证的时长。
近5年来,仅方圆公证处就办理了公益类公证事项30余万件,年均办理达到了6万余件。